威廉希尔新闻
wlxexw
分类>>威廉希尔williamhill解锁3位百岁白叟的龟龄“暗码”
每位百岁老人都像一棵参天大树,历经风雨百年,依然屹立不倒。那么,活到100岁的老人会是什么状态?
在银川有3位百岁老人,并没有佝偻着背,反而身姿挺拔,精神矍铄,完全颠覆了大家关于老年人的固有认知。老人们面色红润,甚至重新长出黑发,说话条理清晰,就是有点耳背,但不影响他们看新闻、读报纸,关心国家大事,服务群众。他们到底有什么养生之道?
出生于1923年的安崇源老人今年正好百岁,是兴庆区凤凰北街街道北安社区重点关怀的对象。
11月15日上午,按照约定时间,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探访。老人正坐着看电视,音量较大,并未察觉有人来访。社区书记余晶晶绕到老人面前,“爷爷,我们来陪您聊天来啦。”“噢哟,欢迎欢迎。”老人笑着站起来,转身一看还有六七个人,高兴地和大家一一握手,热情地招呼大家都要坐在他跟前。
仔细打量,老人面部皮肤光滑、少斑、红润,嘴角和眼角有少量皱纹,头发斑白,还有黑发生出,穿着整洁,整个人精神矍铄,“我现在就是耳朵背,是个麻烦事。”
“家中兄妹8人,我是身体最弱的一个,所以父母比较偏爱,不让重活,交给我放水牛的任务。”借着放牛的时间,好学上进的安崇源识字、看书、学习,1953年考入当时的北京铁道学院,1957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兰州铁路分局运输处工作。1958年因支援宁夏铁路建设,转调到银川办事处暨银川铁路分局工作,任工程师,1972年调任银川市铁路中学任教,后又因工作需要调任银川市铁路职工学校任教,直到1989年退休。
“我特别佩服我爸的记忆力,他那会在高中、大学阶段学到的知识就像是植入在脑子里一样,根本不会断片,我们上学的时候不懂的题都是我爸指导的。”在安华的记忆里,父亲在工作和教学上孜孜不倦,一辈子没有停止过学习。
退休后,老人开始关注养生,平时喜欢练毛笔字、剪报纸,“特别是关乎健康的文章,我都会特意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,时不时翻看、照做。”为了不和社会脱节,老人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,了解国家大事,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知识,海峡两岸、体育频道、天气预报都是他每天必看的节目。
说起养生,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,互相补充,想把自己总结的健康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人,让大家一起受益。
在儿子眼中,父亲的养生跟他一辈子的自律息息相关。“我爸打年轻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保护胃,不吃生冷、硬的食物,上年纪吃水果都是放锅里熥热了吃,肉类也是煮绵软再吃,保护得好就不咋吃药。”
老人在一旁补充,“平时多喝热水热茶,吃完饭要揉肚子,不得百病。”说着,老人示范揉肚子的动作:从心口窝起,用手向下顺到腹部,36次。
“除饮食方面外威廉希尔williamhill,穿着上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。”老人每天早上7点起床,先看当天的天气预报和一周气温变化,据此增减衣物,老人特意强调,“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,这样不容易感冒。”
下午3点到5点是老人的锻炼时间,从单元楼到小区健身角的距离是500步,老人早已熟记于心。晴天,小区里的健身器材,老人挨个都要玩一遍。如遇雨雪天,老人会在家走步,至少500步。
2005年,宁夏老年大学在北安小区成立了北安分校,彼时已经82岁高龄的安崇源老人学习舞蹈、参加演出,乐此不疲。也就是在老年大学学习这段时间,当时讲授保健知识的王结(现自治区残联盲协主席),让老人对保健按摩养生有了新的认识。
“通过对身体的特定部位进行按摩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、缓解肌肉紧张、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健康水平……”老人有一本笔记本,封皮是用广告彩页粘贴的,翻开是老人记录的按摩要点:第一步,摩、搓、捏、抓……每条经络对应哪个脏器,按摩后能达到什么功效,记录得十分详细。
“你看这条,打通食络,就是按摩肠胃,能促进脾胃消化,减少疾病。这跟我多年来坚持不吃生冷保护胃是一个道理。”老人用高倍放大镜一边看一边说。
“脑管全身,脑部按摩很重要。”老人担心大家听不清,举着颤抖的手现场演示起来。“早上还没起床的时候,就躺在被窝里按,用指尖轻轻按摩头皮。从前额开始,沿着发际线向上移动至头顶,再从头顶移动到脖子,接着再反向按摩;第二步,轻轻地揉搓头皮。用指尖,以转小圈的方式揉搓头皮,有助于促进血液流动;第三步,按摩头部的侧面。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处,还可以按摩耳朵周围的头部区域。”按完头部,威廉希尔williamhill接下来是面部。“从眉毛、眼眶、鼻子、嘴巴,依次左右、上下来回搓,各36次;搓耳廓的时候,左手提一提右耳的耳尖,换手提左耳……”
“我爸性情豁达、脾气好,遇到问题先分析,再想解决办法,从不急躁乱发脾气。”对于63岁的安华来说,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个与时俱进的老父亲,“我爸不排斥新事物,也不像有些老人那么固执,只要道理讲明白,他都能听得进去。”安华笑着说,不管是给添置新沙发,还是买其他日用品,老人都欣然接受,还称赞儿子买的东西好用。“到现在已经换新了3套沙发,我爸都很喜欢,爱护得紧。”
虽然老人退休工资不高,但老人觉得自己是“有钱人”,逢年过节会提前准备好红包,孙辈回来还没坐稳,先把红包递上。如今,老人四世同堂,身康体健,过着天伦之乐的幸福生活。
立冬过后,膝盖不好的马长生老人喜欢围坐在炕上,10点钟的暖阳透过窗户流淌在老人长长的胡须上,光影交错,像极了一幅油画,时间仿佛在此刻按下了暂停键。
“小时候在地主家放羊,没少挨打;长大了又给生产队放羊,那时候,生产队里有七八十只山羊和绵羊,圈养在北山下的窑洞里。”老人依稀记得圈羊的地方离家大约6里路。天麻麻亮,他就揣上一块高粱面馍馍,赶到羊圈,威廉希尔williamhill把羊吆上北山。肚子饿了,吃一块馍,吃完了,就漫山遍野挖野菜充饥,直到夜幕降临,才把羊赶回来,圈进羊圈。
“冬天的羊最难放。山坡上的草干枯了,羊吃不饱肚子,就满山坡跑。羊一跑,我就跟着跑。”在山里跑一天,等回到家,困得眼睛都睁不开。
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,蕨菜让马长生生存了下来,“现在人都觉得蕨菜是野味,可我现在一闻就想吐,真正吃够了。”
一直到“包产到户”的时候,马长生终于不用再追着羊漫山遍野地跑了,可以安心种地,慢慢地,家里添置了牛羊,日子越过越有奔头,唯一让家人揪心的是恶劣的居住条件。
“那会住在山里的窑洞里,抬头就是悬崖,担惊受怕住了大半辈子。”1988年,马长生举家从泾源县搬迁到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。
“当时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荒滩,交通非常不便,为了生活,只能四处打零工。”既来之则安之,吃苦耐劳的马长生一家和村民们就此扎根,依靠勤劳的双手终于浇灌出期盼的好日子,如今,曾经的荒滩变成了屋舍俨然的新农村,村民们怡然自乐。
在兴源村,西红柿大棚一栋挨着一栋,马长生儿子的设施温棚就在其中。“西红柿产量高,收益好,一年能收两茬,不愁卖不出去。”父子俩是良田镇第一代移民,见证了良田镇和兴源村的发展变迁,全家人在这里开启了新生活。
“经历过战争动乱、自然灾害等异常艰苦的生活,之后遇到再大的困难就无所畏惧了。”104岁的马长生老人神情恬淡地说。
至于长寿,老人感叹,“吃了一辈子苦,胃口一直很好,没有什么基础病,也是老伴照顾得好,能吃口顺气饭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”
80多岁的妻子兰秀香笑着看了看老伴,接过话茬,“老头子性格好,也不跟人凑一起说闲话,吃饱就行。家里啥事不操心,挣的钱也尽数给我,我看着安排家里的生活。”一天3顿粗茶淡饭,兰秀香按点给老伴做好,“早上8点,一大碗牛奶、两个鸡蛋,中午吃点汤面,下午四五点再吃点软馍,或者煮点土豆、玉米,就点咸菜,平时想吃什么我就给做什么。”
“平时也没有刻意去锻炼,就是每顿饭吃完,院里散散步,现在能多活一天就是多享一天的福。”老人很乐观,“小儿子的温棚种植也做起来了,来年把房子再翻修一下,人只要肯干,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。”
“人活着,就是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为人民服务、助人为乐就很有意义。”风雨波澜,跨越世纪的王广田老人出生于1921年,102岁的他说没有什么长寿秘诀,就是单纯的“能帮助到别人,我就很快乐。”
“我爸就喜欢帮助别人,小区里都流传着一句话‘有困难找王广田’,谁家有困难,他就帮助谁,打我记事起,他就是这么一个人。”11月11日,王广田73岁的女儿王玉兰说,父亲的高寿与他秉持的助人为乐息息相关。
王广田老人居住的房子已有40年房龄,水泥地面、斑驳的窗框还能看到早先的淡黄色,屋内陈设简单,客厅桌子上摆放着一沓荣誉证书,墙上贴着党费收据、致党员的一封家书、社区简报等。阳台上,鸟笼里小鸟正在欢叫,绿植在阳光下勃勃生机。王玉兰的丈夫正在厨房里忙着炖肉,王广田老人在卧室里听新闻广播,音量比较大。王玉兰走上前关掉收音机,大声说,“家里来客人啦……”“好,好,我这就换衣服。”老人说。
老人换衣服需要帮忙吗?王玉兰说,“不用担心,我爸身体可好了,根本不需要人帮忙,腿脚也还行,能自己在小区里遛弯。”
不一会儿,一位身着藏蓝色中山服,神气十足的老人露面了,戴在左胸的党徽熠熠生辉。
“从哪儿说起呢?就从我怎么入党开始说吧!”虽然牙齿稀疏,但老人声音洪亮,思维清晰,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滔滔不绝。
“1944年,当时我在家乡河北省宝坻县(1973年8月,宝坻县改属天津市,现为天津市宝坻区),接到了一个往兵工厂送信的任务。大约四五里的路程,我背着一个修理箱当幌子,一路东躲西藏,小心翼翼躲避着特务,将信件安全送到。”老人说,“那情景,就跟现在电视上演的抗战片一模一样。”
“我是1946年加入中国的,那天晚上,在场的只有一名地下工作者和一位介绍人,他们问我知道入党意味着什么,我说,‘知道,为人民服务、不怕难’。”那天,虽然只有短短不到10分钟的入党仪式,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信条让老人铭记了一辈子。
1950年,王广田来到北京,在当时的北京中建局干过瓦工、抹灰工,也支援过哈尔滨、兰州、宁夏等地的建设工作。后来,又到贺兰县林场种田,他也依然冲在最前面,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。
“我是员,我不去谁去。”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,但王广田老人深知自己是员,哪里需要去哪里,哪里辛苦往哪儿奔,从来都是说一不二。
“我爸一辈子都在‘助人为乐’,帮到别人了,他心里头也舒服。”王玉兰回忆,“小时候在农村老家,因为父亲有工作,村里人都认为我家条件不差。但实际上,不管谁遇到了困难,父亲总是竭尽所能帮一把,所以等轮到我们这一大家子,就没剩多少钱了……”王玉兰笑着抱怨道,坐在对面的父亲虽然耳背听不清什么,也冲女儿咧嘴笑着。
1981年,王广田老人退休了。“那时候小区还没有物业,盗窃案时有发生,居委会缺人手,我就自告奋勇在小区里执勤。”每天入夜,王广田一手拿着大号手电筒,一手拿着棍子,在院子里来回转悠,提醒大家关好门窗。到凌晨四五点,再起来第二波巡逻,勤勤恳恳守护着小区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。这一干就是8年,期间小区再没丢过一样东西。“邻居们都说,有老王在,他们睡觉都踏实。”说起这些,老人特别自豪。
“‘为人民服务’早就刻在我爸骨髓里了,在家根本闲不住,就守在小区门口帮助有需要的人。”王玉兰扳着手指列举道:看见谁提的东西重了,他主动上前分担;谁的自行车后座放了重物,上坡艰难,他就赶紧过去帮着推一把;有些老人腿脚不方便,他还帮着买面条、馒头;坐公交车碰上拿米面油的邻居,也帮着扛上一袋子送到家。
“前年,我爸100岁,坐公交车还给别的老人让座,吓得司机都不敢开车了。”王玉兰笑着说,父亲助人为乐的事情不胜枚举,“雨天在小区里扫雨,冬天扫雪那是年年必干的事。”
听见女儿说到扫雪,老人接过了线多岁的时候,有一年冬天,隔壁单元漏水,水流到单元门口冻了厚厚一层冰,万一哪家老人出来摔倒可不得了,我就拿着工具抓紧时间破冰除冰,邻居老太太看见了,给我竖大拇指,说我能活到100岁,借她吉言,我还线岁。”
子女担心老人帮着拿重物会扭伤胳膊、腰,坚决不让他再干这些事,但却阻止不了老人一心为人民服务。他又把视线转移到保护小区环境卫生上来,还专门准备了火钳和铁铲,“火钳夹废纸片,铁铲铲狗粪。”在老人的努力下,曾随地可见的狗粪少多了。狗主人看到后,也能及时清理爱犬粪便,小区卫生整洁程度提升了一大截。
“我爸在吃方面没什么特别注意的,牙口好的时候吃肉多一点,现在嚼不动,肉吃得少。”2018年,老人生了一场大病,王玉兰和丈夫就照顾父亲生活,“早饭,稀饭、鸡蛋、羊奶粉是标配,主食搭配着馒头、月饼、面包,换着花样吃。午饭吃米饭和菜多一点,晚饭吃得不多,但一般会加一杯羊奶粉。”自此,老人再没生过病。
跟安崇源老人一样,王广田老人也有一套按摩养生动作,“我是跟电视上学的,说摸头长寿,来回转脖子治颈椎,按压搓嘴周围止口水,从心口窝向下顺对肠胃好,双手握拳搓腰对肾好,这些动作我起床和睡觉前都要各做100遍。”
此外,老人很注重对手臂的锻炼,“年轻时干建筑的活,胳膊积劳成疾,肩周炎老是发作,锻炼着会好一些。”为此,老人在卧室门口制作了一个简易运动装置——门框上固定着一个滑轮,两侧是带手环的绳子,用绳子拉滑轮,目的就是做上臂的拉伸运动,锻炼肩膀周围的肌肉。“有时候晚上睡不着,也会起来拉绳子。”
即便牙齿稀疏,老人也很注重口腔卫生,一天刷三遍牙。“别看我爸100多岁了,可爱干净呢,每天都要擦身,哪怕是大冬天,我们担心他感冒,人家总说不碍事。”看着老人身体不错,做女儿的也不多干涉,“想干啥就让干去,心情好最重要。”
11月22日是王广田102岁生日,20多位亲友前来为老人庆祝生日,重孙辈跪拜祝寿,幸福感爆棚。(记者安小霞韩胜利文/图)